73882必赢网页版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源于我校1983年成立的计算中心,2005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该学科下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支,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着力构建面向行业需求的问题导向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掌握信息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又懂行业需求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从2016-2020年间,本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名。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秉承“立足信息学科、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理念,围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科学内涵,结合我校在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优势与特色,依托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专项,逐步凝练成以下学科方向。
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以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非相干超宽带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超宽带短距离无线定位技术,为低功耗及低复杂度的网络构建提供物理层技术支撑;研究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接入控制策略,可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和速率指标,实现高效率的用户接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研究基于车路协作通信的车联网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为车路协同通信领域提供核心技术;研究面向失真最小化的大规模MIMO信号峰值降低技术,为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设计与传输提供重要理论机制与应用价值。
密码和编码技术:以面向车联网、云计算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可证明安全公钥密码理论,为复杂网络社会中隐私信息安全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车辆身份认证、隐私保护理论和移动数据安全,为车联网和云计算中信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LDPC码及Turbo-like码的通用编译码器实现技术;研究基于伽罗华域网络编码以及复数域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传输技术,实现无线网络信息高速可靠传输。我校在密码和编码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发展,新增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二级学科硕士点。《信息隐藏技术》课程获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大建设项目。
道路交通智能检测技术:以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道路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利用激光、雷达、3D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不同交通状态下的道路状况进行智能检测。实现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后期养护和管理过程的动态检测,道路质量的定量化评价。
交通图像及视频处理技术:研究面向智慧交通的机器视觉感知与车路交互等主动交通安全技术。研究智能高清视觉成像系统,提高复杂交通场景中目标并行处理、特征提取的能力;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交通信息参数自动检测与交通突发事件自动识别技术,实现无人工干预的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自动发布;研究智能车载信息感知与动态交互处理技术,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基于上述学科方向,73882必赢网页版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信息学科和交通行业都形成了较广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尤其在交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该系统依托“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交通运输部认定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通过智能车路协同通信系统,将智能网联车和智能路侧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智能网联、边缘计算、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新型的智能信息通信和处理技术。
近年来,该学科国内、国际交流频繁。目前已和北京公路院、北京万集、上海交技、陕汽集团、安徽科力、深圳金溢、西安631研究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73882必赢网页版设立奖学金,并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在国际交流方面,现已51人次到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深造。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20余所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瑞典皇家工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知名外籍教授担任本学科的兼职和客座教授。
近五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各类省部级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学会科技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